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名录 ››   省级

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


“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是源于宋代福州洪塘窑生产的一种薄胎陶器,是古代蛋壳陶的一种制陶技艺。这类陶器发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福州三坊七巷旧城改造和鼓楼区的街巷的基建考古遗址中均有出土此类标本。一种薄胎、表面施酱釉的陶器,考古专家推断是宋代福州人作为盛装茶末的小陶罐,是福州陶瓷器历史上非常独特精美的制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薄胎酱釉器”型制鲜明独特,多为折肩或溜肩鼓腹陶罐,工艺难度极高,从现有发现就有十余种;早年随“海上丝绸之路”由福州流传日本国称之“唐物茶入”,在茶道器中极为贵重,传世的“唐物茶入”一直作为日本的国宝典藏。为传承福州精湛的传统陶瓷技艺,福州籍陶艺家卢佳伦复原出“薄胎酱釉器”的原貌。他以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制陶工艺,选用福州冲积原土,加之其它矿物原料合理配比,经数月陈腐,结合多道的手工精炼,打造可塑原泥;再以手工拉坯技艺,经六节三十八道工艺精造成型;以矿物原料经验配方研制釉药,秉承传统施釉法,再经多道烧成工艺,成就出高10公分左右、胎壁0.3毫米约50克左右的薄胎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