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资讯 ››   非遗资讯

【福州非遗探秘】“箸”“箔”“梳”话精绝

【福州非遗探秘】“箸”“箔”“梳”话精绝

       福州漆箸,福州金箔,罗源角梳,从原材料到成品,在能工巧匠的手中,经过千锤百炼,实现华丽转变。由福州晚报和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承办的《福州非遗探秘》栏目,本期带领读者,探知这些传承数百年的制作工艺。

款式为“一家子”的漆筷。

福州漆箸:“夹起”千般滋味

      有着7000多年历史的漆文化,与3000多年历史的筷子文化相遇、碰撞,就诞生了独具特色的福州漆箸。

  漆箸即漆筷,融入了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并吸收日本若狭箸工艺特点,传承至今百余年,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福州漆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国天表示,他最盼望的,莫过于建一座“中国筷子文化博物馆”,让漆箸文化代代相传。

待拆老厂房 藏着老技艺

  五月初,记者一行来到仓山高盖山脚下齐安村的“天天筷子厂”。由于拆迁需要,如今的厂房已被拆除一大半。记者看到,仍有许多女工在工作,有的在检验筷子木坯的形态、色泽,有的在做最后的包装……

  陈先生是厂里一位负责人,他带领记者参观一道道工序。据介绍,漆箸用上等毛竹或优质楠木、榉木、红木制坯,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并采用了福州脱胎漆器制作技艺。从毛坯到成品,漆箸需要经过20多道大小工序,如拉油、抛光、印花、点头、烘干。平常制作一双筷子至少要15天,如果是一双工艺复杂的漆筷,要1个月以上。

  女工黄绍英忙着为筷坯拉油,从一条橡胶中的孔洞里拉出漆筷。这样的动作,她重复了20年。陈先生说,这道工序在过去是用刷子,很难将颜色刷均匀。后来,张国天研发橡胶拉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上漆均匀。拉油工序,最少要五六遍,精细的甚至六七十遍。

  工厂虽然有些凌乱,但仍是筷子的海洋。陈先生说,厂里生产的筷子有1200种,比如日式“指甲筷”,尾部斜切处形似指甲;与寿山石融合制作的“中华筷”,尾部嵌着寿山石;能拆分的便携筷,方便外出时使用。目前,他们还在研究把陨石元素嵌入筷子中。

“漆箸不健康”是一种误解

  年过六旬的厂长张国天介绍,漆箸在福州的历史悠长。有的资料显示,2200多年前闽越王无诸在福州建冶始逐渐形成这一区域特有的制箸技艺。称“筷子”为“箸”,始于汉朝,唐朝时称为“筋”,明清时由“快”到“筷”。自汉唐以来,福州人一直称其为“箸”。手工福州箸,头部多为“圆”“方”两种,尾部多为“圆”“尖”两种。

  福州生产漆筷,始于清光绪年间。据《福州市名产志》记载,清朝至民国生产漆筷较为著名的店家有“蒋兴记”“杨春盛”“蒋德兴”等。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艺人们将脱胎漆器的台花、晚霞、赤宝砂等漆饰工艺运用到漆筷上,使福州漆筷更具地方特色,焕发生命力。

  张国天说,他十几岁起就和哥哥一起学习制作漆箸,1974年师从福州漆箸手工技艺大师潘意香、蒋依妹。他制作漆箸30多年,亲历福州漆箸的发展过程。以前福州漆箸作坊遍布乡村,后来演变为批量生产,再到后来工厂接连倒闭,如今仅剩几家企业在坚守。

  他介绍,过去的漆箸容易脱漆,而且含有微量有害元素,筷子出口业受到制约。为此,他们厂和华润油漆专家潜心研制,历时多年,研制出无毒、无味、不脱落的漆种,符合国际食品卫生标准。目前,漆箸大量出口日本。

  国人常常认为漆箸不健康,喜欢选择裸筷。其实,如果不涂上一层生漆,木纤维容易磨损开裂,食物残渣更容易留在缝隙中,孳生细菌。

  数十年来,张国天从各地收藏了元、明、清以来的筷子以及与筷子配套的物品2000多款。他希望无偿捐献所有藏品,建设一座“中国筷子文化博物馆”,更好地向民众介绍福州漆箸工艺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工艺流程。


 工人在“天天筷子厂”忙碌。

吴传福和他的双面半立体软木画作品。

贴了金箔的脱胎工艺品十分精美。

福州金箔:千锤百炼成蝉翼

    一个不大的石墩前,两人各执8斤重锤,一高一低相向而坐,一推一护,按照“套路”,轮番锤打石墩上的乌金纸包,反复锤打3万多次,使其均匀。这就是古老的手工工艺“打箔”。

  福州金箔制作工艺有400多年历史。2008年,这项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金箔制作工艺仍保留着神秘感。

  6月2日,记者一行走进福州金银工艺厂,探寻金箔制作工艺。

从厚到薄 千锤百炼

  金箔制作工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传入福州。民间艺人制作的金箔,主要提供给宫廷、寺庙用于装饰。清光绪年间,随着脱胎漆器业的兴盛,金箔畅销,用于装饰脱胎漆器的表面,形成华丽的漆器远销海外。

  金箔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主要原料,根据产品品种、成色,进行严格配比,加入定量银、铜元素,使其符合需要的含金量。“三者如何配比,这是秘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福州金银工艺厂副厂长陈祥利笑道。

  他说,厚重的黄金要制成薄如蝉翼、软如绸缎的金箔,需要花上三四天,经过熔金、压条、打坯、割研子、打箔、出具、切金等十几道工序,可谓慢工出细活。先要将配比好的原料放入高温熔金炉里均匀熔化,倒入模具中形成金条。金条通过压条机变成较薄的金片,裁剪并将其压延锤打成方形的金叶子,然后淬火处理。淬火也有讲究,需用茶水冷却,才能保证金叶子不会黏在一起。接下来,将金叶子用竹制小刀裁成小金叶子,并用指尖将其放入乌金纸正中心,两张乌金纸夹一片小金叶子,1920片至2048片小金叶子为一包。最后,将乌金纸打包后锤打成厚度仅0.1微米的金箔。

  记者看到,金箔很薄,不能用手触碰。案前,工人们使用鹅毛,配合着用嘴吹风,小心地将乌金纸上的金箔移入柔软细纹的玉扣纸中,再用专用刀具切成所需大小。

  “这根鹅毛也有讲究,长度和大小要合适,边缘需要柔软。鹅毛不能沾水,这样才不会黏住金箔。”陈祥利说,切金箔、用嘴吹风,要求都很高,工人要经过数年练功夫。

  据介绍,1克黄金,可以打成约0.5平方米大小的金箔。

人工打箔 最为关键

  旧时制作金箔,是纯手工的。改革开放后,部分工序被机械代替,但有些工序仍要回归手工。其中,打箔是最耗人力的,这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在打箔车间,敲打用的三个石墩已有五六十年历史。工人们先将乌金纸包放在打箔机上反复旋转移动,经过若干次的开、包冷却,直至金箔达到要求的薄度,而后进行人工打箔。

  两名工人各执8斤重锤,轮番锤打石墩上的乌金纸包,直到将边长为1.5厘米的小金叶子打成直径为17.5厘米的金箔。

  “手工锤打可以使金箔圆、润、滑、松,这是沿袭数百年的主要工艺,并可使金箔轻爽脱离乌金纸。金箔的产量、质量都倚仗这个环节。”陈祥利说,一包小金叶子,以往纯手工的时候,两个师傅轮流锤打3万多次。

  打箔看似简单,其实大有门道。因为乌金纸包裹着金片,是否打得厚薄均匀、平整,肉眼无法判断,这就需要丰富的技巧和经验,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陈祥利刚进厂的时候,从最基础的打箔学起,每天挥着8斤重锤子,要打3000多下,直到打得不偏不倚。光是学习这道工序,他就花了3个月。

繁复工艺 最需耐心

  福州金银工艺厂始建于1955年,由两家金箔联社“联顺兴”和“合兴隆”公私合营组建而成。陈祥利的父亲曾是厂里的打箔艺人,小时候陈祥利经常跟着父亲到厂里玩耍,开始接触打箔。1978年高中毕业后,他继承父业进入工厂学习打箔。

  30多年来,陈祥利专心钻研传统金箔制作工艺,对部分工艺进行改良,并对打箔的锤子、切箔的单刀等工具进行改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很多人不太了解金箔,就像不少人以为金光闪闪的佛像是金漆喷成的,实际上是用金箔贴的。”陈祥利说,金箔具有延展性好、不变色、不易氧化等特性,多用于宫殿、寺院、名胜古迹、碑文、牌匾等装饰。福州金箔不仅供应国内,还远销海外。

  陈祥利说,制作金箔,最需要的是下苦功夫,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与枯燥。


两人轮番锻打,最后形成金箔

锻打金片之前需要加热。

程寿芳老人鉴定角梳品质。

罗源角梳:梳出万种风情

       福州角梳由牛角或羊角制成,拥有700多年历史,是“福州三宝”之一。福州角梳厂凋敝之后,与之一脉相承的罗源角梳厂成为福州现存历史最久的角梳工厂,曾自创“牛头牌”和“少林牌”等品牌。2008年,罗源角梳手工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月16日,记者走进罗源角梳厂,探秘角梳制作工艺。

取材讲究 工序繁多

  用火钳夹起经液压油高温加热的牛角坯,沥干后迅速放进机器切边、压实……在罗源角梳厂,一位师傅在打坯车间熟练地操作着,将形状各异的牛角坯变成长方形牛角片,每分钟可打坯一块。

  罗源角梳需经过锯角、砂皮、剔坯、打坯、画坯、吞坯、开齿、剔齿、平面、抛光、打蜡、雕刻等23道工序。角梳的开齿工序是重中之中,目前实现机器开齿。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程寿芳已是耄耋之年,他说早前角梳制作只有8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

  “以前没有液压油高温,如何将牛角坯压实抚平?”“土办法就是用木楔子夹,大锤子一锤一锤地砸,慢慢让它变平变实。”程寿芳向记者展示了十年前制作的纯手工儿童彩绘梳。

  程寿芳说,罗源角梳选用上等牛角或绵羊角作为原料,大致分为非洲黄牛角、内蒙古绵羊角和福州本地水牛角三种。“牛羊角只有中间空心部分适合做角梳和梳类保健用品,大的牛羊角可制作5把,小的只能做2把。”为了物尽其用,牛羊角的顶端和底部被用来制作印章等。罗源角梳,有防虱子的蓖梳,适合长发的粗齿梳,还有雕刻梳和对梳,具有梳齿均匀、齿尖玲珑、美观耐用等特色。

罗源角梳 传承至今

  作为创办人,程寿芳见证了罗源角梳厂的发展过程。1956年,程寿芳是罗源县弹棉合作社的领头人,由于棉花市场存在淡旺季不利创收的情况,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角梳行业,便找到了转行的契机,福州角梳厂成为学习的平台。

  据介绍,福州角梳历史悠久,1976年福州新店出土了一座南宋古墓,随葬物中有6把黑水牛角制作的角梳,可见它有700多年的历史。

  福州角梳有140多个品种,有半月形的京梳,有宽齿密齿各半的鸳鸯梳,有带柄的烫发梳,还有广式、西式、英雄少年式的。更有一种成套的梳子,与狗、猫、虎等动物形状配套,或与古琴、琵琶等乐器形式配套,画工精巧,浑然一体,具有观赏价值。

  转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遇到很多困难,工人的技术不过硬,最难的是开齿,用锯子开出来的齿口不均匀。”为了克服技术难题,程寿芳邀请福州角梳厂的师傅到罗源培训工人。1977年,程寿芳成立罗源角梳厂。

  如今,福州角梳厂已经关门,而与之一脉相承的罗源角梳厂,成为福州现存为数不多的角梳工厂。

角梳“触网”焕发活力

  老师傅年龄已大,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以致罗源角梳技艺一度出现断层现象。

  为了保护福州角梳手工技艺,程寿芳的儿子程庆安和孙子程煌先后加入角梳传承队伍,形成祖孙三辈接力传承的可喜局面。

  45岁的程庆安是程寿芳的小儿子,1991年开始踏入角梳制作行业,目前是罗源角梳厂的主要负责人,于2011年被评为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

  传承传统手工业,讲求保留原始技艺,还要探寻发展新路。程庆安正大力开发牛羊角的保健功效,“牛角不仅仅用来制作梳子,也能做刮痧板、烟斗、发夹以及各种梳类保健用品。”

  在角梳制作技艺方面,程庆安说,“将进一步发展激光雕刻、激光画坯。不只是图案,连梳子的外形都能用机器完成,实现精准雕刻。”目前,他们还在网上经营,为老工艺增添活力。

  根据多年的经验,程庆安总结出如何辨别真假角梳以及保养角梳的方法。他认为,角梳的质量优劣,主要从原材料、做工、厚度、光泽度以及加工精度进行区别,“真正的牛角梳质量重、手感好,透过梳子可以看到血色或不固定的纹路。还有个小妙招,掰下一根梳齿,用打火机加热,真牛角梳会有木炭味,假牛角梳会散发刺鼻的塑料味。”

  由于水牛角和黄牛角是脆性的,忌干燥,保养牛角梳时要放在有一定湿度的地方,“也不能过于潮湿,否则容易发霉。”程庆安说。

程庆安说只能选水牛角的中间部分制作角梳

角梳的齿是慢慢锯出来的。

为牛角片压制形状。


(原载自《福州晚报》2017年06月13日 第A12-A13版 福州非遗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