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视角 ››   非遗视角

古老与新声 | 福州这项非遗技艺解密《红楼梦》里的“香珠

香的身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却又虚无缥缈。制香,更是寻常人家难得窥见的秘密。在电视剧《红楼梦》里,现代人较少听说的“冷凝合香”占了数个镜头:皇帝前日才亲赐北静王的一串鹡鸰香念珠,因为北静王对宝玉的赏识,转手被送给了宝玉。

这或许是中国传统用香中的“冷凝合香”,在电视作品中最郑重其事的一次出场。在王公贵族手中流转,并被视若珍宝的“香珠”究竟从何而来?

记者采访了福州的古法冷凝合香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卫平,寻访这项颇为冷门的传统技艺。


“冷凝合香”是什么?据福州的非遗传承人陈卫平介绍说,此“香”香品特征明显、辨识度高,以“色比金石、香胜芝兰”而著称。  

与常见的熏燃香不同,冷凝合香是一种不需要点燃就能散发出复合香味的物件,正如北静王送给贾宝玉的鹡鸰香珠串,其呈现样式还有香佩和香塑等。

在陈卫平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不少稀有和罕见的香材,这些香材罗列起来颇似一间中药房。陈卫平告诉记者,不仅香材大多是中药材,其家族这一技艺的传承也与中医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冷凝合香的制作更离不开中医的理念。


在古代,人们还会针对不同的疾病来配香方,做成不同用途和样式的冷凝合香带在身上。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缘何古人眼中的“香珠”这样矜贵。

那么,从香材到香珠、香佩、香塑,这些冷凝合香物件又是怎样制作成的呢?

冷凝合香制作的具体步骤有13个,具体包括选料、净料、粗碎、修制、烘焙、醇料、精研、配伍、炼泥、醒泥、手作、秘干、试香。冷凝合香的制作流程严格、技艺讲究,十三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极严谨,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就会影响合香品质。

其中颇令人好奇和神往的是,冷凝合香的香材配伍也像中药配伍一样,讲究“君、臣、佐、辅”。其中的奥秘与规则,要由制香师在长年制作中慢慢领悟与体会。



1992年,陈卫平开始习艺,经十数年挖掘整理,在传承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冷凝合香制作技艺,他制作的冷凝合香物件,不添加任何化学粘合成分,却可盘玩、能包浆、不开裂、不掉粉,有较高的独创性和浓厚的地域特色,还原了古书上对冷凝合香的记载与形容——“膏木之软,达金石之色”。

△ 在乡音里倾听非遗

配音真鸟囝| 陈明智

历史上,福州的冷凝合香制作主要分布在台江区的上下杭地区,在当地居民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福州台江上杭路、下杭路的街区,又称“双杭”,是具有浓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双杭能够为冷凝合香的发展提供龙涎香、乳香、艾纳香等的进口原材料。这也使得福州的冷凝合香多了分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如今在福州,冷凝合香这项非遗技艺还正与文创产品进行嫁接,融入了闽都的特色文化标识,并借助网络成为突破地域限制的一项“网红”。